穹顶之下防水企业需直面转型

防水2015-07-22 10:27:20

17872104.jpg

柴静的一部《穹顶之下》,引发了公众对环保的共鸣,同时恰逢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少不了与之相关的提案与讨论,环保自然而然成了当前最火的话题。而说到环保,建筑防水企业无法回避,特别是规模小的防水企业,最能体会到来自环保的种种压力,犹如活在穹顶之下。

中小企业是承受主体

因为资金和技术水平方面的问题,中小企业常常是最容易出现环保问题的,部分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并未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进行处理,又或是处理污染物的技术水平不足,处理不达标,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今年年初开始执行的最新环保法,让处罚这类企业变得有法可依,从而加大了执法力度,污染企业变得更加难以生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吕新华提到中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5%,税收贡献则超过了50%,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小微企业遍布防水行业,它们以微小的力量,承受着巨大的市场竞争的压力,同时还需要兼顾环保方面的问题。

来自2014家居建材市场的寒意还未散去,又迎来《穹顶之下》引发的环保热的考问,加上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防水企业的环保压力可谓在不断加大。

穹顶之下,环保势在必行

在《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中,柴静把漫天的雾霾比作一个巨大的穹顶,而人们则活在穹顶之下,被雾霾所困,无法逃离。吕新华也提到,希望能够留住“奥林匹克蓝”,让蓝天白云不再是昙花一现。环保,对于防水企业来说,无疑也是一个“穹顶”,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

在雾霾活跃于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今天,在处处提环保、人人提节能的今天,企业的节能减排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企业未来更好地发展,更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不必生活在雾霾的穹顶之下。

转型是中小企业最佳的出路

建筑防水企业的环保工作已然不能回避。在能源方面推动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节能减排,走绿色环保之路,是防水企业接下来的不二选择。

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因素,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是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抗衡的,所以防水企业在做好环保工作的同时,还须在其他方面下工夫。在品质上专注于企业所擅长的,做到最好;在设计上推陈出新,打造出独特的设计;在服务上花更多心思,让用户更加放心。

另外,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督和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在资金方面进行补贴援助,在环保相关的设备上进行资金补贴;在技术方面进行引导和培训,同时帮助增强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

过去,我们以环境为代价换回了今天的发展,而如今则需要我们用更高的代价,去换回昔日的蓝天。穹顶之下,防水企业负重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