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家居网浅谈郑州房价

楼盘特惠2015-08-21 10:28:47

至今为止,可以说郑州的房价可真是“突飞猛进”。房价的飞快猛涨与郑州市的工资涨幅形成鲜明对比,买房难已经成为当今众多“上班族”所面临的大众问题,这问题真是让人难堪啊。


现在的房价如此贵,但为何还有人拼了命地去抢着买那么贵的房,对几千块钱一平方的房子却看不上眼呢?


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地方,对这里的一切还是比较熟悉的,也目睹了这里房价的变化,对这些,虽然不是特别的了解,但也是知道一点的。

家庭A:九十年代,下海经商才是主流


我家和表弟一家同住在大院里,前后楼的距离。表弟的爸爸,也就是我姑父,因为早年一直跟着单位老总们跑来跑去,成了院子里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


当然,那时候的经商远不如现在随便就扯上大旗,租个百十平米的办公区,招聘十几个人才开干的架势可比。那时候能有点门路,倒腾点别人弄不来的东西,一家或者两家合伙卖一卖,就算是下海了。


得力于企业渠道的便利性,姑父和另外一家人合伙,进了一批那年头专供出口的羽绒服和羽绒马甲。清晰地记得那一年冬天,家里哪哪堆得都是衣服,整天上门买衣服的人络绎不绝,就连我的小学班主任,都要托我买两件。


所以,对那个年代正值社会主力军的人群来说,如何跳出体制、开辟自己的新天地才是头等大事。也就是说,那时人们提倡"钱必须要动起来,才能钱生钱"。何为不动产投资,甚少有人知道。


家庭B:民间非法集资盛行,高额回报诱惑巨大


如果提到"河南三星实业"、"亿霖木业"、"小香猪"几个词,许多生活在郑州的中老年人可能都会下意识地心颤。类似的非法集资项目在1990-2000的十年间,的确给不少河南人造成了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人,大多数的家庭财产还都是靠日常省吃俭用攒出来的工资钱。许多家庭凭借多年累积,已经有了5-10万左右的存款。这么多的钱用来干什么?已经成了很多人天天在琢磨的事情。


如果这时候有人告诉你:有一个"国家扶持"的项目,你只需投入几万元,就能成为公司的一个小股东,什么也不用做,年底就能得到一笔不菲的分红。平时还享有各种福利,这些东西加在一起的价值远高于银行一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对那些有点小钱却苦无"生钱"门路的普通市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我家的邻居就是如此,几年间先后将家中近7万元投入到木业种植、香猪养殖和三星公司那里,隔三差五还兴致勃勃地参加"公司"组织的基地考察,看一看"自己的那片林"和"自己的那个猪棚"。其实那些公司总共就这么点东西,谁来参观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为了让人们安心等待"分红",则必须将更多的钱投进来。


而这些公司中,三星公司又是最奇葩的。三星公司从1996年上半年开始,以"弹性营销"的名义非法高息吸引公众存款。所谓"弹性营销",即员工不受上下班、节假日和所在地限制,与公司签订1年劳动合同后,交2万元商品押金,便可成为三星公司的"金卡"名誉员工,每月发给480元的工资;交1万元商品押金,便可成为"银卡"名誉员工,每月发260元工资。


实际上,绝大多数员工并没有参加三星公司的商品营销,只领取相当于年回报率28.8%和31.2%的固定报酬。短短2年时间,三星公司共计向社会发放金、银卡56990个,仅此一项就吸收社会资金6.27亿元。此外,三星公司还高息吸收社会及单位存款2.72亿元。最终非法高息敛资总额达8.99亿元。


三星大案当年震惊了全国,时至今日,许多当初的投资都未能收回。我的邻居在长达数年的追债过程中,不断带回各种能抵扣投资的糖、烟、酒,但这些东西的价值和他们当初的投入相差甚远。


话说回来,30%的年回报率也的确令人动容,就连现在频频跑路的P2P平台也不敢叫这么高。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能有比这更大的投资诱惑么?


家庭C:商铺要比住房赚钱,郑州专属


郑州的历史上,从来不缺轰动全国的事情。九十年代的7大商场打商战则是其中的"代表作"。虽然亚细亚、天然商厦、商城大厦、商业大厦这些商场至今健在,但早已没了早日的辉煌。


商战的兴起,参与其中的并不只是大的商家,许多小投资人也逐渐将目光瞄准了商铺的投资。在2000年之前的一段日子里,郑州曾一度形成过全民购买商铺的热潮,虽然短暂,但至少也算作是一种早期的不动产投资。


和我同住大院的一位发小,他的父母当时就很热衷于去购买各类商铺。最多的时候,听他说家里在二七商圈的黄金地带一共手握七八间商铺。


当然,那时的商场多为开放型,所谓的商铺如今看来只能算作是商位,商场装修完毕,以一个3米x3米的柜台区为一个商位向外招商。认购者拥有多少年的使用权已无从考证,但商家给的承诺是,只要能够正常租赁,基本上3-5年就可以回本。按照当时一个铺位月均几百元租金来看的话,一个商位也就是卖个3-4万元。


所以当时的投资者普遍认为,在商战如火如荼的大环境下,花上三五万买个商铺再租出去,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是许多投资人在前期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商铺不像住房,只要在一幢楼里,无论哪个位置都有人住,商铺是很挑位置、楼层、客流的一个东西。


我的发小家一度在火车站周边的中州、苑陵等小商品批发市场拥有4个商铺,但无一例外,他们所投入两三万购来的商铺不是楼层高,就是位置靠里,完全不具备任何客流上的优势,最终导致招租极其困难。


直到两年后,因为家中有人生病急需用钱,他们只得变卖了手中的商铺,最后算下来,非但没怎么挣到钱,还赔进去将近1万元。



家庭D:大家庭观念作祟,能买都不买


说了一圈身边人,这次该说到我自己了。老郑州人的家庭情结都很重,毕竟是三线城市,早年间因为住房紧张,不得已多是祖孙三代同住一个屋檐下,可等到90年代住房条件开始改善的时候,依然有许多老人在潜意识里不愿意离开这种环境。虽然三代人住一起难免因为家庭琐事磕磕绊绊,但许多人觉得这才像个家,一旦分开了,就会有"分家"的感觉。老人们会觉得儿女一出去住,就不会再管自己了,所以打心底里抵触这种情况。


我奶奶就是如此,那时大院所在的单位放眼整个河南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效益好,福利高。在90年代末单位把房产交归个人后,每家只需支付当年盖房的一个成本费,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我爷爷因为是公司的第一批员工,念在劳苦功高,而且一家子人比较多,单位主动联系到家里,说还有另一处单位家属院有空房,也是之前住过的,如果想要,只需多掏成本费的50%,就优先给我爷爷。


这些房子都是80年代末左右建成的,成本不过三四万元,多掏50%,也顶多6-7万,现在看来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白给一样,而且我家当时五口人,四个大人都有工资,完全凑得到这这样一笔钱。


令人没想到的是,单位先后两次往家里打电话说这件事,每次都是我奶奶接的电话,老太太当时连考虑都没考虑,也没和家里任何人商量,直接就说不买。直到多年后聊天提起,家里人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


如今,我每次路过曾经住过的那个家,看着本应该是自己的家早已开发成临街商铺,每个月光收租金就轻松过万,心里除了惋惜也只剩下感叹。


结束语:


也许人们就没有想到过几十年后的房价会如此高,也许人们也没想到为了有个家自己会成为房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慢慢地发生改变。



原来十几年前那些狠下心买了房的人,现在感觉对当初做下的决定还是很正确的,因为现在的房价,真是不敢“恭维”,以前买的房子现在转手再卖能赚一大笔钱呢!



真正的财富只属于少数人,属于那些善于发现的人,属于那些无论何时都能保持冷静,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的人。现在这个形式,谁能预料到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会是什么主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