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8日,本土商业巨无霸——集传统百货和购物中心为一体的丹尼斯大卫城开业,南边为12层的百货(楼上还有两层办公空间),北边为6层的购物中心,纯商业面积大约23万方,相当于7个左右的360国贸广场。
在万象城和大卫城开业的当天,我都到过现场,应该说当时两家的客流量基本不相上下,也可看出郑州人民对两者的期待都相当高。
如今,大卫城已经开业了大半年,万象城也开业了快两年,两者的客流量如何?2016年1月17日,周日,郑州楼市分别走访了大卫城和万象城,着重从餐饮这种最能吸引客群的业态来看看两家的客流量。
一、大卫城 大卫城vs万象城餐饮业态
大卫城的餐饮类主要集中在负一层、百货的10-12层,还有一些零零散散分布在购物中心的各层中。
负一层餐饮——简餐、小吃、甜品、饮品
在大卫城刚开业的时候,负一层还在装修中,直到2015年8月初,才真正与消费者见面。
大卫城的负一层的业态非常的集中,除了极少数几家洗衣店、家居店和丹尼斯旗下的拜特精品超市以外,其他的全部都是餐饮。这些餐饮的性质也都极其类似,基本以甜品、冷饮、小吃、快餐为主。很多甜品、饮品店的店面都非常小,大约就是三五个平方。店与店之间排布得非常密集,整个负一层大约容纳了50家左右的店面。
虽然负一层对外营业的时间还不到半年,但是人气已经非常旺了。周末下午的五点钟左右,走在这里,已经有了点摩肩擦踵的感觉。一般都认为,餐饮的运营模式简单、培育期较短,往往会成为带动客流量效果最明显的业态。如此看来,果真是名不虚传。
如果你留意观察的话,会发现这些负一层的餐饮品牌有很多餐饮店来自香港、台湾和韩国,更确切地说,多数都是具有比较浓郁的港台和韩国特色的。
来自香港的米芝莲,以现拉的丝袜奶茶闻名。奶茶确实非常醇香,比平时买的要好喝太多。在这里还能吃到极具香港特色的钵仔糕和咖喱鱼蛋等,会让熟悉港片的80后们觉得格外亲切。这家店,只要是周末去都会人头攒动,排队的人简直要把本来就狭窄的通道给都彻底堵住了。
这样的排队是常态↓↓↓
负一层还有来自香港的满记甜品,在购物中心的2楼还有许留山。这些都是非常典型和知名的的港式连锁甜品店。
来自韩国的餐饮品牌也比较多,有大家比较熟悉的蛋糕店多乐之日,有添加了蜂巢的冰淇淋Honey Queen’s,韩式雪花冰雪蜜达,还有好几家因为韩剧而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炸鸡店和年糕火锅店。
来自韩国的泰一格年糕火锅,和zoo coffee同属一家韩国集团↓↓↓
韩式雪花冰雪蜜达↓↓↓
#FormatImgID_6#
有行走于故土和台湾之间的丹尼斯掌门人,自然少不了台湾美食。比如具有台湾风味的蟹黄汤包,起源于台湾、风靡于广州的饮品店大卡司、黄记玉米汁,起源于台湾的饮品COCO都可,融合了日式和台湾特色的和米堂章鱼烧、林桑手烧的台湾钓钟烧。除了这些餐饮外,还有一家李贺记台湾精致生活馆,里面出售一些来自台湾的家居和日化用品。
林桑手烧↓↓↓
李贺纪台湾精致生活馆↓↓↓
负一层还有星巴克(装修中)、必胜客之类的,反倒都被放到了位置不算太好的地方。
总体来说,一楼的这些小吃类的餐饮,人均价格都不高,基本都在20-50元之间。而且这些餐饮和国贸360的餐饮品牌重合度非常高,都是非常受年轻人追捧的小吃甜品,但是又比国贸360的种类更丰富一些。
百货10-12层的餐饮——美食城、正餐、商务宴请
在百货的10-12层,就基本上都是正餐了,虽然之前热炒的俏江南、外婆家、绿茶最终都没有出现,但是依然火爆不减。
10楼打造得有点儿像美食城,美其名曰仿开封夜市,厨房都是开放性的,很多桌椅都直接摆在大堂里,进去之后就感觉进了集市一样,闹哄哄的。餐厅都是一些郑州比较常见的品牌,比如舒来喜鱼锅、土大力、杨翔豆皮涮牛肚等等,人均消费都在60元以下,还有一些比较低端的大众品牌,比如诚记煲仔饭、百宴菌菇拉面、西关味、芙蓉巷等等,人均消费基本都在30元左右。
10楼美食城的人群↓↓↓
10楼目前还有一家“宴豫河南民间小吃城”正在装修,应该是会把河南小吃和民间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的结合在一起,感觉上还挺吸引人的。
宴豫河南民间小吃城↓↓↓
11楼全部是主题餐厅,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比如擅长川菜的华豫川,主打老北京涮火锅的京馆涮,湘乐汇是湘菜,外婆私房菜则是杭帮菜,还有主打韩式烧烤的权金城、典型的港式茶餐厅“表妹靓点”等。
其他就是一些比较具有创新色彩和鲜明特色的品牌,比如声称自己是“小鲜肉的烤肉店”的“炉小哥”,据说掌炉小哥各个都是九五后,大长腿,颜值爆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还有声称“每一条活鱼都是运动员”的“鱼酷”和据说是一位在成都的英国人因为想念祖母的手艺而创办的“祖母的厨房”西餐厅等等。
这一层的消费要高于10楼,人均消费大约在在60-120元之间,也是跟大卫城的客户定位最契合的一层。去的时候可能正好是赶上饭点了,人数之多实在是超出想象,基本上是家家爆满。
在“胖哥俩肉蟹煲”等位的人们,已经可以和排队大户海底捞、巴奴火锅相媲美了↓↓↓
格调最高的是12楼,主打商务宴请,王品台塑牛排、上井精致料理,都是台湾品牌,人均都在300元左右。还有两家分别是铁板诱惑和姆玛餐厅,客单价稍低,在150-200元之间。
二、万象城 大卫城vs万象城餐饮业态
单从客流量来说,大卫城的开业,对于万象城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当然,这也有万象城自身的原因,比如说招商的乏力。之前围起来的围挡,诸如Prada、Burberry等奢侈品,围挡围了快两年了,还没有任何动静。
来说说万象城的餐饮品牌吧。以负一层为例,我在大卫城和万象城拍照的时间前后不差二十分钟。但是,和大卫城的负一层一比,万象城的负一层,基本上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了。
整个负一层都显得非常空荡↓↓↓
肯德基等少数几个店里面的人还稍微多一点↓↓↓
#FormatImgID_17#
万象城的正餐都在5-7层,人均消费多数在50到80元左右,品牌也以常见的居多,比如阿五美食、小天鹅火锅,还有稍微高端一些的如西湖春天、潮堂等。2015年大概五六月份的时候我去潮堂吃过一次饭,当时人就非常少了。还有小南国,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去了几次都没有开门,现在连围挡都不见了。
现在,由于受到大卫城的冲击,加上自身的餐饮品牌也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整个5到7层的餐饮,也都是一种惨淡经营的状态。
总结:大卫城和万象城都好在哪儿? 大卫城vs万象城餐饮业态
现在,虽然我们看不到大卫城和万象城的营业额对比,但是单从客流量一项来看,大卫城已经遥遥领先于万象城了。
这样的对比,对于万象城来说有些不公平。从客观原因上说,首先,万象城的二期目前还没有开业,在业态和体量上都不占优势。其次,大卫城的位置还是比万象城要好不少,在吸引客流上比较占便宜。
但是如果我们单单从招商一项来看,大卫城也要比万象城强太多。我们不说大牌奢侈品,因为有人说丹尼斯在河南的奢侈品招商上具有垄断性优势。那么我们就说说本文中主要涉及到的餐饮品牌。
从大卫城的负一层和10-12层的餐饮品牌,你能看出来一个词——用心。上文中我也说到了,之前盛传的绿茶、外婆家、俏江南等品牌都没有入驻大卫城,以至于在大卫城的餐饮品牌尚未对外营业时,我当时一点都不看好。
最终,大卫城真正呈现出来的东西却超出了我的想象,负一层的港台、韩国特色小吃大集合,10层的民俗、夜市风格的大荟萃,11层的时尚特色主题餐厅,各层定位明确,特色鲜明,高中低结合,最大限度地吸引各种客流。虽然大卫城的招商团队颇有些生冷不忌,连福状元、诚记煲仔饭这种低端品牌都可以入驻,但是和它10楼的定位,倒也不冲突。
从万象城的餐饮品牌来看,负一楼的棒约翰、肯德基、味千拉面、星巴克、面包新语、日出茶太、咖啡陪你(已关门)等等,这些品牌也不是说不好,但是对于逐渐见惯世面的郑州消费者来说,这些品牌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5-7楼的餐饮数量也不多,特别吸引人的也几乎没有。
相对于高端餐饮,购物中心更加看重大众餐饮,尤其是客流贡献率高的时尚餐饮。在这点上,无论是万象城还是大卫城,都不能免俗。就像万象城引进了H&M,而大卫城引进了优衣库一样,它们同样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赏光光临。
如果要吸引年轻人,从餐饮上来说,就需要有特色的、新鲜的、好玩、时尚的品牌。更何况,年轻的消费者们都是喜新厌旧的。在这一点上,大卫城要做得好太多。在这里逛街,你的目的可能不再是买衣服买鞋子,而只是为了去吃美食、看电影。这就是零售业态的没落,也正是体验型业态的崛起。万象城百盛的铩羽而归,也正是这个原因。
万象城当然有自己的优势。它的内部空间通透、开阔、敞亮,内部的装修、采光都非常符合一个高端购物中心的气质,用一个同事的话说,就是连厕所都看上去那么高档。动线设计也非常的优异,不会让消费者有迷路的感觉,逛起来确实非常舒适。
与之相反的是,从大卫城一开业的时候,就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批评,比如说百货的层高低、空间压抑,店铺过于密集、通道狭窄,显得很没有档次,也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有整个商场的动线不流畅,导视系统不清晰,非常影响通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