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将东西方文化平衡与协调,让现代性,怀旧性,尖端性,传统性相互交融,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设计状态。
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面具的舞者,踏着优美的步伐往来穿梭于林林总总的舞台上,脚步带起的风是这些交叉的脚步的牵绊,踏出的回响是藏在面具后的叹息,勾起的嘴角是世俗无奈的话语。
在夜晚有这样一个人,在热闹喧嚣中独自坐在角落,看着这些舞台上带着面具的人。不唱歌,不说话,静静地,变成了娱乐场所中唯一一道“静” 的风景线。
是采访这道“风景”时他的四句话让我至今记忆鲜明。
第一句:你是想写出来不同于其他人的文章吗?
第二句:设计师,一辈子做设计,没有做过酒店是一种遗憾。
第三句:设计师承载着甲方的一种梦想,你要实现他的梦想。
第四句:做设计一定要有激情存在,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心态放平,再大的项目也能够解决。
当时他的一个学生也在场,他的学生告诉我,他对设计相当专注,他会一个人喝着酒去感受整个夜场,他不是喜欢夜场,而是喜欢夜场给他带来的氛围和感受。郑老师在设计之前,他会调研,去国内外最好的酒店体验,感受。他说你看到的和你从书本上看的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
就像他的学生说的他是在感受,我想他看着这样一群来这里埋葬空虚,宣泄孤独的人,会去想什么样的空间才能吸纳他们的颓废,然后从这里走出去后能够重新打足勇气面对世界。他,他设计的空间给了人们一个成装心灵的地方。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是在找一个平衡点,这个就需要很好的大局观,而他是我见过设计师中大局观最好的一个人。
如果你看过他的作品,你会被震撼到,每一个都是一件艺术品,每一个都是梦幻的空间,他会把一根小小的哈达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用到整个空间中,会在每个项目中做出来一个精彩的点,一个鲜明的符号。
但是他这样回答了我
“严格意义上,夜场不叫设计,他叫做产品设计,不是艺术创作,应该满足甲方投资和公司管理。还有一种商业规律。在这当中有很多技巧性的痕迹,还有二次创作的东西。做会所,要最大可能考虑他的模式,及安全性,私密性,盈利性。投资总要有回报。
娱乐项目,打造一种娱乐精神。娱乐精神存在于商务夜总会与酒吧,开发一种年轻人过去没有见识的一种玩法。完全靠装修是不现实的,从方式,概念,从声光电的角度等一切元素打造一种体验感。酒店涵盖面比较广,客房部分,会议部分,及娱乐部分。夜场只是酒店的娱乐部分。
夜场的投资都是特别大的。
投资这么大,在你做设计时会存在很大的压力吗?
没有,因为要打有准备的仗,在做设计和施工之前,做很长时间的沟通,商业模式是不是耳目一新,设计是不是耳目一新,设计师承载着甲方的一种梦想,你要实现他的梦想。首先两个公司,和两个团队的价值观相同,设计师是为甲方服务的。
团队之间分工要明确,不见得个个都是高手、有把握材料的,技术的,概念的,市场在慢慢细分化。团队的核心是文化在里面。随着年龄,随着做任何事情的格局不一样,文化是深入人心的,是一个团队发展的纽带。更进一层说是价值观。
真正有核心团队的,是需要专业程度极高,这样才叫团队。你必须得有细分化,你在别墅领域有建树,就吃这一招,术业有专攻,就攻的那一招。十个人一桌的饭菜,十个人不同的口味,你只要十个菜有两盘菜做好。就可以的。
你的设计当中最注重什么?最看中设计里面的哪个点?
设计定位需要准确,回报率要高。如果说非要把自己的艺术创作强加给客户,创作的太好,没有生意,失败。若是真正想艺术创作,像博物馆就可以。他是区分于两个体系的。做设计师你要懂商业,做什么项目就把什么项目研究透。
设计的本身是改变,另外一层是自由。
现在流行商务酒店,度假酒店,经济酒店,度假酒店经济化。因为每个人对酒店的感受不一样。酒店的核心在与一个“住”,他是完完全全将几个专业融合到一块。还要上国外学习。跟文化领域的人学习,跟管理公司的人学习,甚至跟服务员学习。例如说:他们会告诉你你这个收边不对,不是设计的不对,而是在打扫卫生的时候觉得不方便,很多细节问题,所以跟不同的人来学习,丰满自己。
去学习,满世界跑,去感悟,任何事情只要有能力,有心,都没问题。像我们河南的项目,我们优势在于本土的先天优势。我们通过这两年的学习已经与外省一样,平台是一样的 。我们不能把自己看低。
河南的设计师拉出来个个都是高手。我们没有机会,是我们不善于把握机会。一切事情都皆有可能,要做一件有准备的事情。我们河南部分地界,灯光,景观,当地的文化,及当地的消费模式是最好的。
我想起一个小时前在车上,他问这些发布的稿子都是谁写的,同事告诉他是我写的,然后他问我:“你是想写一些区别于其他人的文章,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稿子吗?”
当时我被问住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想要表达什么东西?
我们坐的茶台非常有意思,石头桌子,里面养着鱼,安静地游来游去,似是也在跟我们一起静静地倾听。那时我在想他在表达什么呢?
“每个设计师在做一个设计,是在表达一个东西?你表达的是哪一种东西?”
要说设计给人表达的一个东西,其实很泛泛,他是需要归类的,酒店类,会所类,办公类,博物馆类,包括建筑类,景观类,他们都不一样,只有适合的,才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要根据项目本身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定位。
设计师,一辈子做设计,没有做过酒店是一种遗憾,酒店他涵盖的非常多,建筑,风水,灯光设计,智能化,对未来酒店的一种把握,甚至你的超前意识,他是一个很综合的项目。
五星级酒店的投资放射到十几个亿,那肯定要很用心地去做。
对设计,每个人理解不一样,做设计一定要有激情存在,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心态放平,再大的项目也能够解决。设计师的能力是在做方案上体现的。找到好的方法。一个平面足以表达设计师的设计含量。
鱼儿还在游来游去,他把双手叠放在腿上。他说要有激情对待,要做最适合的,我在那一刻也在想当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也许是的,我是想写出不同于其他人的东西,但是更重要的是想要把我描写的这个人更好地传达给大家,找到最适合这个人的写作方式。就像他,不加任何修饰,白描的方式便是最适合他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初衷,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梦想是小时候做的梦,那时想当画家,那只是一个理想,一个潜意识的东西,真正到老的时候实现了那才叫梦想。
梦想在一定时候他会变成一种信仰,坚持到最后才叫梦想,信仰是承载人的一个骨架,但是梦想很可怕,梦想是存在激情的,侵略式的。坚持做有信仰的人。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一个相对来讲适合自己的行业。每个行业都一样,能够坚持下来,最后都能够成为专家。经验加人脉加社会价值,最终会回归到社会,他不单单是一个行业。
我以前以为夜场,娱乐会所都是很喧闹,很浮躁的地方,在跟他谈话和看过他的作品之后我才明白我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夜场,这样喧闹浮躁的行业,我问一个比较冒昧的问题,总接触这些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
“郑州的娱乐行业他会形成一个圈,我理念上的夜总会,不是那种路边店的夜总会,而是五星级的夜总会,纯商务。他们是两个层面。管理,服务,是很有品质的,所以说,你要找到那个点。
很多时候,一个人去做的时候很难,当交给团队的时候,他们的潜能都能够发挥出来,会让你意想不到。一个团队组成,不光要看你领头的这个人,还要取决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国界。
吸食了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年龄,是不同的爆发能力。越往后他们的潜能会爆发的很完美。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一种能量。一种自由。一种创造。”
你的价值观和你一直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
要存在一种包容的心态,往后要存在一种社会价值。所以价值观一定是一种朴实的价值观。为什么人们想要过慢生活,是因为要在慢生活中寻找一种方向感,可能也是在寻找价值观。其实人的一个最高境界是以一种消极态度面临这个世界,
桃花源记是我们追寻的一种生活。有的是积极匆匆忙忙一辈子,有的是消极匆匆忙忙一辈子。一条路大家走的方式不一样。
不干活还能养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笑着说)
改变自己当下状态。每两三年自己改变一点,对团队约束一点,跟第一流的公司靠近、人要有个愿望,有一个骨架支撑点。做国际一流的设计公司,从自己的小的项目开始,慢慢从乙方变成甲方,从甲方变成投资人,这是我的愿望。
有些东西设计师应该去承载,去引领这个社会。设计师是比较敏感的。在河南,一方面要思考,另一方面需要去接受新的文化气息和一些模式。
生活当中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平时有什么爱好?
我的爱好就是离开河南,让自己走出去,把旅行当做生命的一部分,经常换一种环境,增长眼界,接受不同领域的文化气息。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眼界,包括设计,当受到局限的时候,你就要走出去,再回来。
生活中也是大大咧咧的,比较随和。有的时候也比较脆弱,爱睡懒觉。
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愿,不受别人束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都是想“自我”的体现。
那你的“自我”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吗?
人30岁,40岁时会去定格一部分,改变一部分东西、自我的东西会保留,并会试图去改变,去提升,变得更“自我”。现在的“自我”是为了以后的更加“自我”。
当你不缺失生活状态的时候,享受生活的状态,去创造价值,享受社会给你带来的利益,你肯定会去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也是在体验。
建立一个生活状态。但是得有底线。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尤其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风来将挡,水来土掩。有问题,要抱着积极的态度去解决。任何大的事情,小的事情,都要去全力而为。
全力而为,他全力而为地打造一个个哪怕片刻瞬间能够让人们摘掉面具的地方。他在提升着自我,也在用他的空间让人们爆发出自我。所以就有了夜晚喧闹中的对比。有了“静”的这道风景线。
这道风景线的名字叫郑雁冰。
文:魏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