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设计师是被约束的职业,而作品是被约束的释放。
这么些年来,刘世尧始终坚持着手绘,他享受手随心动的意境,也喜爱纸笔传达思维的方式。
他深厚的知识体系,像一颗透视镜,一眼看破设计业数十年的沧桑变化。
刘世尧
高级室内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十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河南省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主任
河南鼎合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硕士导师
获奖(近年):
2012年金艺奖亚太酒店设计大赛金奖
2011年获金堂奖 “年度十佳餐饮空间设计作品”奖项
2010年获“2010—2011中国室内十大封面人物”
2009年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商业工程类二等奖
2008年获亚太室内设计方案类金奖
2008年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酒店、宾馆工程类三等奖
寻回文化的断层
他会为了河南设计行业的兴起振奋,诉诸个人经历却又极为谦逊。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提流行风,恐怕非“仿港台”建筑风格莫属。究其原因,是国内缺乏对设计的认知,未能找到其根本属性。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增强,中国设计界终于逐渐与世界接轨。”
而相对于国内一线城市,河南的室内设计或许会稍显逊色。但地区间的差异正在日渐缩小。特别是2008年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十五专业委员会)在郑州成功举办了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年会和亚洲室内设计学会联合会第五届年会。
刘世尧介绍,河南的设计师,如今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像雄狮的觉醒,河南设计正在站起来。
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刘世尧毕业后,在河南省建筑研究院做了10年建筑设计,那时候在国内还没有室内设计的概念。
实际上,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不分家,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延伸出来的一门学科。区别在于,室内设计对人的行为是一种更加细化的思考。它能将设计师的思想在作品中快速体现出来,并且室内设计在艺术的含量上,感性的东西会占到较大比例。
“设计师首先要敏感,很多微不足道的东西是需要感性,但大方向仍要遵循理性思维”。刘世尧表示,室内设计,很多美的表达方式,需要理性思考过程。技术性问题、结构问题、机电问题等,都在其思考范围之内。
这种感性和理性的快速结合才符合刘世尧的性格。他喜欢室内的那种贴近人的空间,喜欢讲自己掌握的文化经过感性表达出来后的成就感。
如今刘世尧的作品,都在围绕着“以人为本”四个字打转。他说,艺术作品再夺人眼球,脱离了人民群众,都称不上伟大。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如此。
对美学理解的沉淀
作为一名设计师,刘世尧坦言,作品不是要传递自己的想法,而是要传递客户的思想,去吸引客户的顾客或者亲朋好友。
对于刘世尧老说,作品就是传递思想的延伸。刘世尧喜欢跟业主聊天,通过交流,了解其思想,然后在项目中将那种思想表现出来。
想要把业主的思维通过作品完美呈现出来,需要设计师长久的沉淀,这种沉淀是对美学的理解。理解要发自内心,而不是表面的欣赏,然后将美的概念通过沉淀和过滤,变成设计师自己的东西。
“一切的努力都有回报”,是刘世尧的座右铭。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独有的魅力,设计领域更是如此。刘世尧相信,只要一个设计师,能对自己专业领域不断的挖掘、归纳,积极探索行业的走向,探索人文殿堂的奥秘,那么成功并非难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