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者王勇波 以匠心比佛心

豫见·中原设计力量2017-12-14 15:21:54

雕塑艺术家王勇波,坚守宁静独处一隅,十余载潜心研读佛教造像史,在佛造像的精雕细刻中,追求超越自然的完美。以敬畏之心、珍视之情创造理想世界,冀望着能够与所有人实现切近的交流,体现出了一个艺术家的匠人气质和朴素情怀。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出 “培育工匠精神”的诉求,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那么,什么才是中国工匠精神?

  其实,一个优秀的匠人,不管来自哪个领域,都该对自己的创作怀有敬畏之心,以修行的心态,严谨的态度,完成作品的每一道工序,追求工艺的极致和艺术的完美,以达到理想的最高境界。  

  雕塑艺术家王勇波,坚守宁静独处一隅, 十余载潜心研读佛教造像史,在佛造像的精雕细刻中,追求超越自然的完美。以敬畏之心、珍视之情创造理想世界,冀望着能够与所有人实现切近的交流,体现出了一个艺术家的匠人气质和朴素情怀。

 

  ●潜心造像

  佛度有缘人,这是一个常识。生于河南的王勇波,则是这个常识最现实的注释。

  王勇波是谁?若在河南百姓中问起,现在可能多数人说不出来。他并不是一个大众名人,甚至在郑州,也没有人专门留意过他,留意过他的名字。

  若在十多年前,在郑州设计界,这却是一个叫得出口的符号。

  一直以来,他都是这个圈内的一个文化标志。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河南)副主任,是承载这个符号的另一称谓,也是他在这个时期,在这个领域的固定标识。

  确切地说,他是一个礼佛之人。尤其这十多年来,已成了一个纯粹的佛学普及者。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艺术指导、中国古代佛教造像研究者、河南传统雕塑研究院(筹建)负责人……所有这些缀之名前的职称,于他而言看似名号,实则皆含善因。

  环境艺术设计出身的他,因身涉烦恼而接触佛造像,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光景。

  由走近、融入,再到沉醉、痴迷,如今的佛造像,已成了他人生的一部分。

  其间,情感流动之处,他既造像又修身,专注和执着于每一幅作品,佛陀轻笑、菩萨慈悲,巧手起落之间,佛心尽显。

  他的菩萨雕像,神态万般,坐卧有仪,通千古而喻新世,既雕琢传统又不泥旧法,朴素生动,气息自然通灵。

  置身于他的佛像前,仿若与智者对坐,也犹如与友相谈,静默间,世事自是清明了然。

  如王勇波所言,佛造像艺术,不仅仅是铸造或雕塑一尊偶像,而是通过造像,艺术地传递佛的思想。是引导世人心灵走向慈悲喜乐、观想与禅修、本尊与自我融合的一种修习。

  ●王勇波之谜

  认识王勇波,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

  虽然素未谋面,作为游离于艺术设计和佛造像领域的 “传奇”,他的经历和传说,总能时不时地挑逗起我的神经。

  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原本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纵横自如,怎么忽然静了下来,又能静得近乎于销声匿迹?他遭遇了什么……

  慢慢的,手边一些为数不多的资料,让我有了关于他的一个模糊“意象”。

  我知道了之前的他,在郑州的环境设计领域,因其极具才气多年来顺风顺水。

  知道他后来遭遇烦恼,想要寻求帮助,逐渐走近了佛造像。

  再后来,他痴迷造像雕塑,有了郑州荥阳市贾峪镇的一个小院,一年365天隐匿至此。

  不光造像,还写书,平时话不多,但谈到佛便滔滔不绝,一心想把佛心带给更多人。

  我还知道,他除了偶尔参与一下圈内活动,其余均是造像、著书、修心、悟道,一呆就是多年……

  只是,所有这些,都还是一些简单的文字描述,在我心里,还没有完全勾勒出他血肉丰满的形象。或者说,这只是一个模糊的人。

  这,不是我想要的,不是一个人的真实的轮廓。

  还是从一个朋友处得知,多年前的王勇波,其实在生活里是一个很有“棱角”的人。

  他嫉恶如仇,直言快语,在圈内,凭着才情,也颇有一言不合,便能拂袖而去的范儿。

  那么,有沉静、低调,有直言、棱角……这里面,会有怎样一个冲突和撕裂?会有怎样一个故事?

  或者说,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个普通的手工艺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埋头问技,只顾生活而不问世事?

  一个逃离生活牵累的隐者?抛却世俗独处一隅,精工一事而求一时心安?

  再或者,是一个常人眼中“佛里佛气”,动辄双手一合满口佛语的说法人?

  所有这些,都是我要见他理由。

  ●参透喜乐

  公元2016年12月10日起,接下来的两个月,王勇波的佛造像,在位于郑州东区金水路上的郑州楷林汇二楼展厅展出。

  这一次,是近距离接触他的一个机会。好吧,说见就见。

  毕竟,若不是这个展览,王勇波这阵子很少在繁华的都市里出现。他的生活,也许永远都是在他的以佛心构造的内心世界里反复。   

  我们的会面,预设般的水到渠成。这正如王勇波所说:跟他办展一样,都是机缘到了。

  机缘到了……这一如我最初的判断,三言两语之中,佛心尽显。

  接下来的交流,发现面前的他,并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样,甚至,还颇有出入。

  不是一个满口经文的布道者,不是一个呆板执拗的工匠。甚至,他也不是我最想让他成为的那一个:有着愤青气质和叛逆性格的艺术家。

  面前的王勇波,热情、豁达,言语轻快而又透着谦逊低调。

  我们之间的交流,与其说是一次走访,不如说是一次闲来无事的畅聊。

  谈起佛造像,自然避免不了说起佛学。但以往那些深奥难懂的说法,听他说来,也都会不经意地化成一种生活中的哲理,或者,成了一种被现代化了的禅。

  也许,这就是佛学中的圆融。这是能让现代生活与古老文化交汇的玄机。

  在王勇波看来,佛学本来就是一种智慧,会让你远离一切烦恼,虽说烦恼是一种日常化的东西,随着时光流转,也会花样百出绵延不尽,但佛学的本意,就在于教人们如何去化解和远离这些烦恼,“至于其他的,比如物质等方面的需求,这不是佛要解决的事情”。

  王勇波最爱说起的,就是“喜乐”。所谓喜乐,作为佛家的基本精神,唤醒心灵,让喜悦绽放,应该是其最朴素的含义。

  与王勇波聊天,也的确能感受到他的这种超脱。明心见性,兀自舍得,这就是现在的他。

  ●佛度有缘人

  王勇波说,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国内建起一座佛教造像研究院。他想让更多的人,通过佛像艺术领悟佛家提倡的真、善、美。

  他的雕塑作品,尊尊都透出时代的气息,与其说他在造像,莫如说他正通过一种最通俗的形式,静心向世人道出一些生活的智慧。

  就如现在的他,一年365天里,大多时间都独处,且年年如此,潜心佛学深耕造像,独持清寂而静心守道。

  那么,是什么机缘,让曾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时而横刀立马、时而放浪形骸的他,有了这么决绝的一个转身?

  按王勇波的话说,这可能就是他的佛缘吧。

  他所说的佛缘,并不仅仅是他的出生地在洛阳,且自幼在龙门石窟附近玩耍。那时的他,也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自己和佛结缘。

  “只知道有很多佛像,天天经过那里,都熟视无睹啦!”王勇波笑言,那时候,也许是看着好玩儿,偶尔,他也会模仿着佛像画上几笔。

  让他走近佛学,并最终研佛著书、为佛塑像的机缘,则完全是由生活中的烦恼所引。

  那时的他,已经在郑州漂泊了好些年。迷茫之中,儿时的有关佛的记忆,也逐渐在他脑海中鲜活起来。

  为了解脱,王勇波逐渐接触了佛造像,做着做着,感觉历史上关于佛造像的研究、传承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空白,于是在这些年里,他索性就坚持了下来。

  他认为,触摸佛造像的脉络,明白这个历史,就会参悟到其中的奥妙。

  “中国的佛造像史,可以说是一个局部的中国史,在其中,我们能看到中国一段清晰的历史,这也是佛造像在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佛造像的出现和发展,其实也和市场的需求密不可分,佛像和大众,应该是一个能相互作用的事物。” 

  

  ●以匠心比佛心

  不了解王勇波,你可能觉得他只是一名艺术家。

  但如果你真正走近他,你会发现,说他是艺术家,不如说他是一个执拗的匠人。或者,不如说他是一个极具佛心、纯纯粹粹的佛造像匠人。    

  所谓匠人,是指那些技艺高超的手艺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技艺或艺术境界,他们往往以滴水穿石的毅力、耐心和坚持,把自己的作品打磨到极致。

  这是中国匠人内在的精神。王勇波,就是诠释这种精神的人群中的一个。

  匠人精神的第一要素,就是喜爱。从王勇波的作品中,最能窥见他对于佛造像的这种感情。

  他把这种感情和执着,精细地雕刻在每一尊佛像里。用他的话说,就是“对得起自己的内心,至少让自己满意”。

  除了喜爱,说王勇波是匠人,也源于他对每一尊作品的走心和专注。

  如他所言,活儿不在心上,做不成匠人。这是匠人的气质。

  其实,中国的佛造像行业,由于古时就有,且在唐代已达顶峰,如今传承两千多年,其中好多传统已不能改变。好多技艺手法,可以说早已是尽其所能想。

  正如唐宋时期的书画艺术,现在的我们已很难突破。

  而时下很多造像人,由于功利性的驱使,也已将佛造像做成了生意。

  这些人受学识所限,往往都是按图索骥,你要什么我模仿什么,做出来大多有形无神。

  王勇波则不然,认为一个佛像雕塑者,一定要知悉佛造像的历史,并融入自己对造像的认识、对佛的理解,以及融入当下的元素,“因为佛本身就是人,而佛的样子,本来就是一个时期内的人所期望或认可的模样”。  

  有时候,他会让他的佛像雕塑,身着真布衣的红色袈裟。他的这个独特手法,据说曹不兴早在两千年的三国,就已经采用过。

  这一简单的相似和巧合,或许是必然,或许也正是他们基于匠人精神、穿越了两千年时空的一种心灵共鸣。

  王勇波的作品,也均为慢工细活儿,创作过程很长,尤其脸部表情。据说一张完美的脸相,甚至需要他耗上两三年去精研细琢。

  “我每塑一尊佛像,都会以传世之作的态度对待。” 这是王勇波常说的一句话。

  ●办展机缘

  “办展不是刻意为之,甚至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王勇波说,最早他只是创作,十几年了,没想过办展览。办展的缘起,是他接触了一个东南亚的法师。

  这个法师听说王勇波一直致力于佛造像,就找到他,一开始请他到法门寺,去了好几次。

  最初,他们准备在法门寺做这个展览,想借此多多与佛学界人士沟通、探讨,将佛造像的艺术加以传承、延伸。

  就在去年,这个法师还带着他,跟广州六榕寺的方丈谈事情。谈过后离开时,一个场景让他感触很深,很感动。

  当时,六榕寺的一个佛学课刚结束,很多市民,大概有上百人,刚听了课从寺院走出。

  由于位处北京路附近,这个地方很热闹,但听完佛学课的这个人群,却很安静,很有秩序,场面非常和谐。

  王勇波当时就想,佛学的智慧,虽说已成了大众的需求,但经书里的佛学,不易懂,很多人都是见经不懂经,这不易于拉近佛学与大众的距离。

  而好多寺院,也都多了些功利性,并逐渐自成一隅,这好像违背了佛学的本意,让佛学之于大众,有点看似很近其实很远的感觉。这些寺院,能不能真正起到普及佛学的作用呢?

  能不能办个佛造像展览,让佛像也作为普及佛学的一种形式?

  毕竟,人们在观展时,不会只是看看合合影而已,肯定还会对佛造像有个更多的了解。

  而历代的佛造像,也一直都和佛学有着一定的互补性…… 

  回河南后,王勇波就跟一些企业家朋友交流。这些企业家,对此很感兴趣,非常支持,认为这一块确实存有空白,有很大的遐想空间。

  的确,在佛造像这个行业,由于真正对佛学传统了解的人并不多,直到目前,确实也没人出来做这样的展览。  

  之后的王勇波,和这些企业家一拍即合,这也就有了他的这个公益展,而且是持续在国内10个城市里举办的巡展。

  王勇波说,办这个展览,就是想让佛学跟大众有一个亲近。

  “亲近了,了解了,喜乐了,也算是一种通俗的交流吧。”

 图文来源:映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