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传统建筑有一大特点就是木质结构,与西式的石质相比,中式建筑在造型上更加多样。木质建筑的优越性很多,但最大的隐患就是容易起火。所以,古人在建筑防火上是虚实结合,经验丰富。
在形而上方面,古人的防火文章也做到了家。与“水”有关的元素在中式建筑中比比皆是,那都是古人防火意识的折射。比如,带“水”的名字。文渊阁、文澜阁、文溯阁、文津阁,多用有水的名称来压火。
屋脊两端翘起的构件,叫做“吻”,形状多是鱼尾、龙头、龙尾等水里的动物,含义是水放到屋顶以压火。
建筑物内顶部做“藻井”。《史记·天官书》中注有:“东井八星主水衡。”东井即井宿,星官名,二十八宿中之一宿,有星八颗,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
不只是起个带水的名字,建筑里做些有水含义的元素。古人的防火措施绝对没这么简单。
在原材料处理上从源头上降低危险系数。避免采用全木质材料,比如,使用砖石这种不容易燃烧的材料做墙面。对易燃的建筑材料要做加工处理,提升其耐火性能,比如在木材表面涂抹石灰泥等。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中就发现了泥土构筑的“防火保护层”,木柱上就被涂抹了一层坚固的防火涂料。
木质建筑群在我国古代是最常见的城市建筑特点,一旦发生火灾,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蔓延到其他建筑,为了避免“火烧连营”的巨大风险,聪明的古人想出了分隔技术,在可燃物之间做技术处理,涂上湿润的泥土,形成一个不可燃的保护层。
春秋时期,为了应对军事进攻和火的侵袭,墨子首先总结了建筑防火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城门上涂泥防火、用麻布做水斗、皮革做水盘、城门楼上设储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极大的推动了防火技术的发展。墨子堪称是诸子百家中的设计天才。
防火墙的设置有多种。一种是在并排着的建筑物中,中间空着一间,在里面填土,形成火灾蔓延的一个障碍;第二种是让屋顶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着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形,这种墙即为“风火墙”或“封火墙”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相邻的两栋建筑物之间,如果都设置了风火墙,就会形成防火巷,火灾发生后可以由此逃离火场。
今天在安徽地区依然随处可见的“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特色,但其最初是作为封火墙使用,是防火用的建筑分隔设施。
从宋代开始,对防火墙的尺寸便有了明确的要求。北宋时的《营造法式》,可谓古代消防标准专著,其对建筑防火有专门规定的尺寸标准。
现在保存完好的北京紫禁城内銮仪卫仓库,每隔七间就空出一间,用三合土填实,直至房顶,形成一堵5米厚的隔火墙。从外部看,是一间无门无窗的房屋,从内部看,却是一堵5米厚的防火墙。这些防火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当建筑着火时,飞散的火星不会随着气流进入其他房间,引发更大的火灾。相邻的两栋建筑物之间,如果都设置了风火墙,就会形成防火巷,火灾发生后可以由此逃离火场。
从商代起宫廷里就开始设置水缸。
唐代时,人们开始使用皮袋、溅筒灭火器灭火。
到了北宋,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等方便携带的工具,当有火情时,众人拿着这些工具灭火,作用类似于今天的灭火器。
明朝时,在宫廷里铸造金属大水缸,每口水缸高1米,重1500多千克,缸内可存水1000多升。
到了清朝,宫里的大水缸增加到300多口,宫内基本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大水缸,被叫做“门海”、“吉祥缸”。每天安排太监往缸里挑水,冬天为了防冻,还要给水缸带上棉套,并用炭火给水缸加温防止缸内水结冰。目前故宫尚存有18口銮金水缸。由于此缸的主要功能是防火,因此,被称为“太平缸”。
据《周礼·天官》记载,每年的春秋两季,负责用火安全的官员都要摇木铎来提醒大家防火。由此可见,周代时古人就非常重视基层防火教育。这种人工提醒防火的方式十分好用,以至于后来民间的打更人经常念叨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句话成为了今天众多影视剧中打更人的标配语。
宋代,很多城市里都设置了望火楼,楼顶有两人值班,发现城中有火情就及时报告,以便官府组织救火。望火楼,就是中国最早的消防站。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首都汴京不仅设立了望火楼,楼下还有房屋数间,驻扎着百余名士兵,还准备了大量灭火用的工具,一旦发现火情立刻去灭火。
南宋时期,有个叫衰甫的人幼年时家中曾发生了几次大火,火灾过后倾家荡产,损失惨重。
或许是火灾的童年阴影给衰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衰甫做知府时,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防范火灾。为此,衰甫专门成立了专职防火的“防虞员”和救火的“潜火军卒”,还给他们配备了灭火工具,这便是消防队最初的雏形。
公元1201年,临安城御史台吏杨浩家发生了一场大火,由于临安并没有专职灭火的消防队,导致这场大火接连烧了四天,一口气烧了御史台、军器监、储物库等等官舍。民间的损失却更为严重。据史料记载,受此影响,临安受灾居民达五万余家,共十八万多人,死而可知者五十九人。
火势控制住以后,宋宁宗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于是寻找防火减灾的方法成了摆在宋宁宗君臣面前的头等大事。
公元1208年,创建了第一支政府组织的消防队,其中防隅军兵二十队、潜火军兵七队,总人数达五万三千一百一十六人,专职负责消防救火。虽然这支消防队的实力在当时数一数二,但主要侧重于服务士族和官员阶层。民间百姓则索性自发成立了“水铺”、“义社”等民间消防队。
明代实行“火政”制度,建立“火兵”队伍和义务消防组织“火灶”。设置水缸、麻搭、火钩,组织人员,往来巡视,遇火则击拆报警并配斧、瓮、水桶等救火器具,有了较严密的灭火制度,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技术开始进入中国。清光绪十三年后,清政府购置了大量的西洋消防装备——洋车式水龙,简称“洋龙”一架。洋龙也叫腕力龙,装有轮盘推动,仍用人工腕力出水。后来,这种人工出水的消防装置发展至马达发动出水,称“机龙”。雇夫役50名,救护衙署兼顾地方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