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小构件,
同时也是一个造型极其自由,
花纹样式及其繁杂的构件,
虽然体型小巧但是却是建筑的点睛之笔。
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
逐渐变小的雀替:早期的雀替横向跨度较大,南北朝时其长度占明间面阔的三分之一,朝代愈后其长度亦逐渐缩短,清时雀替的长度则占明间面阔的四分之一。
唐代建筑上不用雀替,宋、辽、金、元的一些高级建筑上也有不用雀替的实例。南北朝、宋代早中期和辽代的雀替质朴无华。宋、辽的一些雀替有上下二木构成。
宋末和金代的雀替在其下部出现了蝉肚造型,元代的蝉肚造型最繁复,从明至清的蝉肚造型逐渐变简洁,但在底部另加一斗一拱。
从明朝开始,雀替的前端部出现了鹰嘴突样式,鹰嘴突的造型在清代最显著。明、清的雀替不仅彩饰,还浮雕卷草和龙等图案。
自雀替在南北朝的建筑上出现起,在以后千余年里变化出七种样式。
用大块整木制成,上部宽,逐步向下收分后,在底部还加一个大斗,后再整体地放置于柱头上。大雀替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见于北魏时期,在以后的各代中除喇嘛教建筑外,一般不用这类雀替。
属于在古建筑上最多见的一个雀替种类,体积明显小于大雀替,其位置在柱与梁枋交接处的下部,其造型不似大雀替在二度空间上多向发展,而向左或右及下发展。
此类雀替主要用于室内,因体积小,本身造型没有太多时代性变化。
此类雀替的外形与雀替相比没有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通雀替是柱子两侧的雀替为一个整体,是穿过柱身而成立的。
当二柱距较近时,此时两个雀替因距离过近而产生相碰连接的现象,其装饰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
此类雀替专用于牌楼上,为使美观,故造型格外华丽。
又称挂落,纯粹起装饰作用。虽毫无力学上的使用价值,但变化万千,所以常被用于园林建筑的梁枋下,以增加园林建筑的观赏性。
虽然,“造物”是一门技术活,但是中国的匠人和主人一直以来喜欢把自己对于美和生活的喜爱态度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把自己对于生活的向往融入建筑的细小的环节之中。而作为位置明显,形式自由的雀替,就自然成为了表达想法的一个极佳的地方。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于雀替有一定了解,更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欣赏一下雀替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