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我在鹿峰村的院子里经历了一场春雨。
我想我是喜欢雨的,无论是冬雨的冷峻,还是秋雨的缠绵,还是那夏雨的滂沱,以及昨夜春雨的婆娑。
与土地离别的太久,已经没有了那种“春雨贵如油”的欣喜了,很是遗憾,脱离了土地,少了一种快乐。
昨夜,仅仅是享受雨中鹿峰的安静,听听雨打梧桐的沙沙作响。
遍寻不到油纸伞。哪里还有什么油纸伞呵,全部都是自动的帆布伞了,倒也轻巧,实用。
我想在雨中去鹿峰村里漫无目的的闲逛,想在花海中淳朴的院子天井中闲坐,沏一杯熟茶,取一本闲书,品味春雨中的孤独。
喜欢鹿峰花海,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农村,可以安放乡情,还因为这里有院子,那种能阻隔俗事纷扰的院子。
老家,或许等同于院子。
困在都市的人,或许已经没有了老家,因为没有了儿时院子中的童年记忆,被困在钢筋水泥围成的笼子里。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的失落感,总是萦绕在心头。
多久没有看过燕子归巢了?
许多年前,我们向往城市。
终于来到城市里,为生计奔波在城市的高楼里,在芸芸众生中努力着,无法停止。我们不停的结交新的朋友,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生怕被人们忘记,生怕被圈子抛弃,我们在喧嚣的城市中害怕孤独,我们在人群中恐惧寂寞,担心别人笑话我们“没有人会帮他”、“没什么社会关系”。
我们拼命的社交,努力的工作,有一天我们被这种繁忙累的筋疲力尽,黯然伤神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这样一个院子。用来怀念美丽而忧伤的童年时光——那些老房子,那棵一个人抱不住的皂角树,那些碧蓝的天空,那些碧绿的草地,躺在草地上看到的云彩和星星,还有小河,伙伴和游戏。
对无拘无束的大自然的向往和憧憬,从来没有停歇过。
雨停了。
雨后的鹿峰,沈沈庭院莺吟弄,日暖烟和春气重。
缓缓走过去,推开一处无人居住的院子,在破旧的大门吱呀作响中我看到了院中的景象,院子中杂草丛生,狼藉一片,迁走的主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回来打扫了。院子中间有两棵果树,一棵枣树,一棵桃树,因为没有人打理,旺盛的生命力使它们毫无忌惮的生长着,粗壮的树枝已经挡住了院中的过道。
我侧着身子躲过挡路的桃树枝,来到堂屋门口。在洛阳地区,堂屋都被叫做大屋,是长辈们的卧室,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大屋的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驳的铁锁,想必是主人有不想扔但是新家又无处摆放的物件存放在里边。透过窗户,我看到中堂画是一副猛虎上山的内容,中堂下边摆放着一张有岁月痕迹的条几,置放的香炉也倒了。
偏房在洛阳地区的名称是厦子屋。
这个院子的厦子屋是三孔窑洞。洛阳地区的土质,决定了窑洞的坚固程度,虽然长久没有人打理,但是窑洞还是坚固如初,目测每个窑洞都深有8米左右,宽有5米左右,墙壁上的仕女画还没有掉落,屋角挂的小音箱赫然还在,想象这个窑洞必定是一个少年居住过的吧。
院子,承载着我更多美好愿望。
梦想能有一处院子,可以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院子,春有百花秋有月的那种怡然自得。让奔波的脚步放平缓,守住宁静,安放一颗向往大自然的灵魂,隔绝喧嚣,返璞归真的生活。
到了五月我就动手,改造这一处院子!
院子一定要是幽静的,鹿峰村远离了都市,能满足这一条件。
把陈旧杂物清理干净,修复开裂的台阶,更换更时尚的门窗,需要把落上尘埃的茶台搬进来,也需要把书架搬进来,更需要把亲朋好友约过来……
虽繁琐,但快乐。
椭圆形的花坛建在院子的西侧,四周沾满鹅卵石,大小不一。花坛里种上桂花、枇杷、栀子等植物,树下兰草,菖蒲、茶花等花草,花坛南北各种一棵石榴树和枣树……
在院子里其它合适的地方种满各种花,一年四季都有花可以映入眼帘。在四季的更迭中,享受自然的静默芳华,那些绿意焕发的灵感和生机,微风送来的清香带着迷蒙,带着对院子的憧憬,穿越心的世界,籍着乡土气息,倾诉时光的暧昧。
鹿峰村,一定可以圆我的院子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