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们将竹子比作君子,“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
竹,虚怀若谷,中通外直,其被赋予坚毅、正直、谦虚和廉洁的特性,也被视为高风亮节的象征。
竹为文人名士所喜,“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于是他们以竹子为原料,创造出了与竹相关的各种雅致器物。
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这样概括“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言简意赅,却颇为精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远在纸墨笔砚发明之前,汉族先民们已经学会用刀在竹子上刻符记事。作为一种正式的作品,竹雕在西周时开始形成。
据汉代戴圣《礼仪•玉藻》记载,西周君臣朝会时手中所持的芴(又称手板)有的就是由竹片制成。
“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牙),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木象可也”。
竹雕作为一种雕刻艺术始于六朝,直至唐代竹雕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
这时,竹子被文人们视为纯洁、正直的象征,经常出现在诗书文学作品中;
就如苏轼所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雕艺术化倾向更加明显,竹雕精品和竹雕艺人也被广为颂扬。
据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南宋时有艺人詹成;
他所雕刻的竹鸟笼“四面皆花版,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毫具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
可见其竹雕技艺之高,作品之精美。所以,陶宗仪赞詹成:“求之二百余年,无复此一人”。
由于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也迅速攀升。
这时,文人画的兴盛,也促使了竹雕与书画、雕塑艺术的结合,导致竹雕艺术的空前发展。
他们用精制淡雅的雕刻小品把书房、几案和多宝格装饰得十分讲究和别致。此风的盛行,使当时不少商贾也跻身于风雅之列。
他们一边用外来的各种硬木制造家居,装修隔扇,一边将搜集的各式雅玩陈设在室内所安置的多宝格内,以示风雅。
这种风气甚至随着士大夫的推崇而传入宫廷,使一些知名的雕刻能手由地方官推荐征入到皇宫服役。
据不完全统计,涉足竹雕领域的文人仕士竟达一百四十人之多。
他们自己画稿进行设计,参加制作,有些为了孜孜钻研刻竹技术,甚至干脆把它当做终身的职业。
由于他们的舞文弄墨,促刀弄笔,更由于他们对竹的喜好和推崇,竹雕的艺术水平在很短的时间里便达到了顶峰。
竹雕对创作者要求极高,创造者不仅要有绘画、书法等功底,还要练就娴熟的刀功手法,综合素养极高。
有人说“在中国众多的古玩艺术品中,唯独竹雕是文人创造的作品”,确实,竹雕虽是小器,但往往精雕细琢,更是寄托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趣。
来源 | 拾器格物
编辑 | 东方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