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最新资讯2021-07-16 09:59:22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 象牙叶形笔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文人很有情趣,他们对书、画的配套用器十分讲究,如文房珍玩之一的笔掭:

笔掭(tiǎn),也称笔觇、笔舐,为下笔行文描画之前用以掭墨吮毫之具,以避免一笔之间发生墨色浓淡不均的现象。

笔觇有瓷制、玉制、琉璃制、水晶制等,这种笔觇近代已不常用,因此许多人对这一名词已觉生疏。旧时笔觇向以定窑或龙泉窑小浅碟式为最佳。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北宋 汝官窑粉青笔掭

可以这么说,自从诞生了毛笔后,就出现了舐笔的需要,舐笔可在砚上,也可在纸绢上,为作为一个单独的舐笔工具,且具有文玩含义的舐笔文具,大约在宋代。“笔觇”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明后期文房清玩的风气愈渐兴盛,其间文人竞相编书立作,论述文房器物。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云:“笔觇,定窑、龙泉小浅碟俱佳,水晶、琉璃诸式,俱不雅,有玉碾片叶为之者,尤俗。”从文述中,可知当时的笔觇是种小浅碟,片叶造型,材质有陶瓷、水晶、琉璃与玉石。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汝釉笔掭

笔掭到了清代,发生了材质与造型上的变化。

材质由陶瓷、玉石类,改变成更具有应用功能的砚石,尤其追求石中名品,如端石中的鱼脑冻、蕉叶白、天青,歙石中的罗纹、眉子、金星等。使得其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常常要胜过实用价值。

造型的变化,由原先的花色浅碟状,演变成不事雕琢,打磨细腻的砚式素面状。它又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做工厚重、古朴的几何形状,以长方形居多,亦有花状与祥云形等,均为光滑素面,最多在石边略加边款刻字,故又有“砚砖”之名。其二,取天然仔料磨平而为之,留有天然的皮色,纯朴而古雅,又可称“仔砚”。至此,笔觇名称也变成“笔掭”了。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黄玛瑙瓜叶形笔掭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乾隆·象牙莲藕笔舔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青白玉云龙戏珠葫芦形笔掭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青玉叶式笔掭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象牙雕葫芦形笔掭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乾隆·豆青釉甲虫秋叶笔掭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乾隆·黄釉描金秋叶形笔掭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嘉庆·松石绿釉笔舔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中期·象牙仙果福寿笔掭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琥珀叶形笔掭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白玉荷叶形笔掭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黄杨木雕笔舔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清·仿哥釉笔掭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仿官釉荷叶形笔掭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仿官釉荷叶形笔掭

YDD·文化 | 文房珍玩之“笔掭”


民国 铜镀银笔架笔掭

来源:壹书法